会计实务

  •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怎么结转

    年终利润结转,流程与适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一致,只是会少递延所得税的环节,另外核算科目部分存在差异。由于会计核算要分期,所以到了年终,就需要对全年的经营成果进行决算,会计核算也要对收入、成本、费用等以及利润进行结转。

    2022-07-04
  • 净利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所以我们从上文内容可以看出,利率越高,就代表企业收入越好,企业的利润越高。好了,销售净利率为什么利率越高越好?原因已经介绍完了,感谢阅读! 公式;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100%

    2022-07-0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什么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与账价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上涨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下跌时,作相反分录)【技巧】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同情况下对投资收益的影响:计算整个持有期间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将购入到出售所有投资收益发生额加总即可

    2022-07-04
  • 资本公积包括哪些内容,一分钟带你读懂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是指除上述各项资本公积以外所形成的资本公积,以及从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转入的金额,其中包括债权人豁免的债务。用途主要是转增资本,即增加实收资本(或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股本)。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2022-07-04
  • 总产值怎么算,如何计算一个国家的GDP

    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对其在特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的估计。它的最大用途是作为一个比较点:与上一时期相比,国家经济是增长还是收缩?一个国家未经调整的 GDP 不能告诉你 GDP 上升是因为生产和消费增加还是因为价格上涨。

    2022-07-04
  • 工会经费计入什么科目,工会经费计入成本费用吗

    答:工会经费不计入成本费用,一般情况下计入管理费用。工会经费计入成本费用吗是会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对于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一般都是按照每月全部职工工资薪金总额的2%缴纳工会经费。本文就针对工会经费计入成本费用吗做一个相关介绍,来跟随会计网一同了解下吧!

    2022-07-04
  • 差额征税怎么计算,差额征税问题

    差额征税的相关涉税知识一直是广大纳税人关注的重点,也是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2022-07-04
  • 固定资产原值怎么算,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怎么算

    2、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 净值:固定资产净值是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后的净额。又称“固定资产折余价值”。简称“净值”、“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反映固定资产的现存价值。通过固定资产净值和固定资产原值的对比,可以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2022-07-04
  • 反写是什么意思,税控盘不反写的后果

    那么,关于税控盘操作——不反写的后果到底什么呢?也就是说税控盘反写就是税控盘清卡——清掉上个月的开票信息。身为财务人员,我们深知在工作中需要做到细心严谨。但是总有那么一些小伙伴就是健忘啊~这不,税控盘忘记反写时常发生。说到税控盘反写,数豆子小编不禁想起某网友上网求助说自己两年没有反写,被罚款5000的消息...确实有些过分啊,忘记两年才想起来。

    2022-07-01
  • 科目余额表怎么看,科目余额表怎么看净利润

    如果每年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了未分配利润,在当年度内,本年利润的科目余额表期末数应该等于报表(利润表)的本年累计净利润.三、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2022-07-01
  • 待摊费用属于什么科目,长期待摊费用为什么属于资产类科目?

    因此对这种费用应作为待摊费用处理,又因为分期限在1年以上,所以称之为长期待摊费用,在各受益期内平均按其他标准摊销。所以是一种积蓄,当然为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是什么?“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

    2022-07-01
  • 递延收益属于什么科目,递延收益在收益法中如何处理?

    在收益法处理时,只要把递延收益放在营运资金的负债方逐年抵减,同时逐年确认营业外收入/其他收益即可。递延收益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为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递延收益分为两种,一种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另一种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2022-07-01
  • 预收账款是负债吗,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的区别

    本文详细介绍了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的区别,也介绍了什么是预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名财务会计,一定要搞清楚,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的区别如本文所示,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负债形式。答:“预收账款”的概念并不强调和已成立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在合同成立前已收到的对价不能称为合同负债,但仍可作为预收账款。合同一旦正式成立,又要将预收账款转入合同负债。两者都是先收钱再提供商品。预收账款往往是商品和交货期等已经确定。而合同负债是商品和交货期等还不确定。

    2022-07-01
  • 损益类账户有哪些,损益怎么理解

    2.损益分析就是对损益表(也称利润表)内的相关项目逐个进行分析对比。 结转损益是指在期末,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将全部结转到“本年利润”中,结转后,损益科目余额为零的过程。什么叫损益?会计中讲的损益是指收入和费用,包含在会计的损益类账户中。损益类科目,会计科目的一种,这类科目是为核算“本年利润”服务的,具体包括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这类科目累计余额需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这些账户的余额应为零。

    2022-07-01
  • 位权是什么意思,快速理解二进制计数的基数和位权

    理解了二进制计数的基数和位权,就可以进行数制转换了。00111如何转换成十进制计数呢?转换很简单,将二进制数从高位到低位每个数字乘以相应的位权然后求和就可以了。00111这个神秘的数字就是二进制计数,称它为二进制数是因为它只有0和1两个数字,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基数为2。依次类推,基数为3的是三进制计数、……、基数为10的就是十进制计数,十进制计数有10个数字,分别是0、1、2、3、4、5、6、7、8、9。

    2022-07-01
  • 社保会计分录怎么做,计提工资社保会计分录

    工资和社保是会计人在日常工作中会涉及比较多的,那么对这部分的计提你了解吗?如果不清楚这部分的内容,那就和数豆子一起来学习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在没办理之前是不能够计提的,而且计提五险一金每个城市的比例是不一样的,企业如果是按照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那么可以计入管理费用会计科目。

    2022-07-01
  • 委托加工物资属于什么科目,委托加工物资科目原来可以这么使用

    二、对于发出物资的运费、加工费,加工要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费用都要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中去的。一、当材料发出时要经过精心打扮后而“改头换面”,忘记过去的自我,以全新的姿态去迎接一场蜕变。也即是将发出材料及商品等的科目变成委托加工物资,如果发出材料是计划成本核算的,也要结转计入委托加工物资。

    2022-07-01
  • 专票是什么意思,财务叫我尽量开专票为什么?

    1、如果你们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可以用专票抵税,开专票比较好摘要:开专票、普票的,差别很大吗,不就多了一张纸吗?你说专票和普票有什么区别?多一张纸?错也没错啦,专票全名叫做增值税专用发票,普票全名叫增值税普通发票,普票就只有发票联;专票会给两联(就是两张),发票联和抵扣联,这多出来的抵扣联可以让公司用来抵扣。抵扣什么?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们公司这个月本来要交1200块的增值税,如果你住宿费开了张税额200块的专票回来,公司就可以抵200块的税,只用交1000块钱,但你住宿费开成普票就不能抵税了,所以才要求

    2022-07-01
  • 净利率怎么算,什么是资产净利率?

    计算公式为: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资产平均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1、资产净利润率表示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通过对该指标的深入分析,可以增强各方面对企业资产经营的关注,促进企业提高单位资产的收益水平。

    2022-07-01
  • 商誉怎么计算,商誉亏损会退市吗

    根据商誉余额进行测算,如果按照10年摊销,将有376家商誉摊销金额大于1亿元,新增亏损上市公司不低于200家,也就意味着无数的公司要面临连续亏损乃至退市,毕竟商誉摊销可以持续十年,这个利润减少的窟窿没法弥补。其中下面公司的净利润将减少10亿以上,而海航科技、锦江股份将由盈利超过10亿而直接亏损。

    2022-07-01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
  • 会计基础与实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