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内部审计

月下载量10,000+职场必备资料

如何做好内部审计,遇到这个问题不要怕,数豆子整理了与审计相关的内容,看完一定可以解决。

最近和一位同事聊天,谈到对于工作的感悟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内审嘛,说难也不难,只是始终要记住一点:以事实和数字说话。」

应该说,这话没毛病,审计就是要讲事实,摆证据,不能空口无凭,否则就是胡说八道。

类似的说法大家可能都听过,但是,对所谓的「以事实和数字说话」不能狭隘的理解,认为审计报告就是堆砌事实和数字。

原因在于,仅仅把冷冰冰的事实和数字摆出来,审计报告的需求方可能无法准确理解审计结论,大量、局部、零碎的审计发现也难以呈现出内部审计师对被审计对象的整体意见。

显然,从具体的审计发现出发,要达成对被审计对象的总体概念和抽象结论,要把内部审计师的职业判断准确无误的传达给各方,这中间需要一个审计评价或者叫审计结论。

事实好摆,结论难下,这应当是大多数内部审计师的切身体会。

原因在于,只要有足够充分、恰当的证据,事实是无可争辩的,审计评价则不然,它是一个站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而一旦涉及主观,就必然会有活动的空间和摆动的幅度。

需要说明的是,事实的客观性与评价的主观性并不矛盾,客观性是根基和原材料,而主观性来源于职业判断的天然属性,这二者是两个维度的存在。

对于写好审计评价,我个人粗浅的体会是十六个字:

立足事实,虚实结合,参考自评,突出特色。

「立足事实」,这个很好理解,审计评价的出发点是审计确认的事实与数字,离开事实,完全凭借感觉或者生硬拼凑的审计评价,难以得到认可。

做到立足事实,要求评价与事实之间有符合逻辑的关联,即任何一个具备正常认知水平的人,都能够从事实中得出基本同样的评价。

譬如,审计中通过函证等方式发现,A公司的应收账款中超过一半为虚假,这时得出「经营业绩不实」的结论,显然就是一个立足于事实,且人人都能理解、认可的审计评价。

「虚实结合」,这个容易误解,是指在立足事实的基础上,还要有适当「虚」的评价,当然 ,这个「虚」是相对于上述的「实」而言,并非虚假之意。

譬如,在对B经理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由于没有发现B经理存在重大或者明显违反财经法规及公司财务制度的问题,因此有「能够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财务制度」这样一个审计评价。

很明显,这个结论无法直接用事实和数字来证明,好像显得有点「虚」,话说的太「满」,其实不然。

原因在于,这样的总体性评价是不能缺少的,但审计师不可能对B经理所有经济行为的合规性一一进行核实,因此要基于其他相关事实进行合理推断,做出恰当的结论。

不要忘记,内部审计所提供的,只是一种合理程度上的保证,而且,涉及到总体性的评价结论,基本上都会是这种看似没有事实支撑的「虚」结论,其实这才恰恰体现了内部审计师独有的职业判断能力。

这种所谓的「虚」并不会损害审计的客观性,反倒会让审计评价更加丰富和完整。如果缺少这种「虚」的评价,审计结论就会显得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性,甚至可以说,审计评价就无从下手。

「参考自评」,是指审计评价还要参考一下被审计对象的自我评价。通过其工作总结、年度报告等类似文件材料,看看其自我评价的重心是什么,成绩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最重要的,要关注这些内容在审计中有没有得到印证,如果没有,就有必要进一步核实,是审计不深入、不全面,还是对方的自我评价真实性不高。

特别是对于自我评价中的不足部分,如果与审计内容相关,一定要对照核实,千万不要产生明显的审计风险。

「突出特点」,就是要在评价中体现出被审计对象的鲜明特征,这是衡量审计评价专业水准的重要标尺。

内部审计师要像画人物肖像一样,确保画出来的人面目清晰,特征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画的是谁,当然,特点可以是美,也可以是丑。

如果一个审计评价,基本上可以套用在不同被审计对象的审计报告中,那么就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审计评价,而是面目模糊,似是而非,和稀泥式的结论。

一个优秀的内部审计师,除了能够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就是能够给对方描绘出轮廓分明、五官清晰的肖像。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做好内部审计的详细介绍,更多与审计有关的内容,请继续关注数豆子,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