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6 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一)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
l.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缩短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周期,提高了会计数据的时效性。
3.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二)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全面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则是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目的。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创造了条件。
2.为从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创造了条件。
3.为企业全面的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三)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
考点7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包括国家的宏观管理和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系统的微观管理两个方面。
(一)宏观管理
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1.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
3.加强会计软件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设。
4.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组织、领导,引导基层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5.组织和管理电算化人才培训工作。
(二)微观管理
企业在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之后,为了保证会计数据信息的可靠性、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和财产物质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健全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制度,这是保证基层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必要手段。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